Locale Icon
English
EngineerZone
EngineerZone
中文资源库
  • Log In
  • User
  • Site
  • Search
OR
Ask a Question
  • 产品和应用

    产品和应用

    • 放大器专区
    • 精密转换器专区
    • 音频专区
    • ADE电能计量专区
    • MEMS专区
    • 生物/电化学/磁场/温度传感器专区
    • 接口和隔离专区

     

    • Power 中文专区
    • ADUC微处理器专区
    • 时钟与定时
    • 开关和多路复用器专区
    • 温度传感器
    • 基准电压源专区

     

    • 嵌入式安全与1-Wire
    • Trinamic 运动控制和电机驱动
    • 能源存储系统(ESS)和电池管理系统(BMS)
    • 边缘人工智能SOC
    • 通用SOC/MCU
    • GMSL

    查看全部
  • 教育中心

    教育中心

    • 资源库
    • 技术支持参考库
    • 在线研讨会
  • 活动中心

    活动中心

    • 论坛社群活动
    • 论坛激励活动
中文资源库
  • 中文社区
中文资源库
文档 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转)
  • 问答
  • 讨论
  • 文档
  • Tags
  • Cancel
  • 文档
  • 3月19日石家庄现场研讨会火热报名中~~~
  • 50个典型经典应用电路实例分析(免费下载)
  • ADI 产品介绍及其在工业控制及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 ADI 在工业、医疗领域的应用与技术研讨会(苏州,8月20日)
  • ADI 技术论坛——技术学习、分享交流、设计参考、问题求助的好平台
  • ADI 新能源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研讨会
  • ADI专家面对面(南昌站)开始报名
  • ADI专家面对面(泉州站)
  • ADI中文技术论坛常见问题及发帖小窍门
  • ADI在工业和通信领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研讨会
  • ADI在线设计峰会2013
  • ADI年度贺岁片——指纹机拆机
  • ADI微信开通,不一样的渠道,不一样的精彩
  • ADI技术论坛——技术学习、分享交流、设计参考、问题求助的好平台
  • ADI模拟技术训练营-西安站讲义(超详尽版,不能不看)
  • ADI荣膺2013年度电子产品世界编辑推荐奖双料大奖
  • ADI设计峰会2013
  • ADI车载信息娱乐主机解决方案
  • ADI马达控制与工业领域应用专题研讨会(北京/深圳)
  • ADI高性能模拟和数字产品技术应用研讨会
  • [征文] 我与ADI的那场“邂逅”
  • [征文]STM32驱动ADXL345加速度成功
  • 【分享】如何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 【图说新闻】ADI:在技术创新中强调市场思维
  • 【论坛精华帖分享】Kicad原创视频教程
  • 一个硬件高手的设计经验分享
  • 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
  • 上电复位电路的使用策略,你清楚吗?
  • 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转)
  • 世健公司提供ADI汽车传感器和传感器接口解决方案
  • 亲,我们搬家啦~~
  • 从名称认识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
  • 你属于哪种加班类型?
  • 信号链基础知识之几个关键的基本概念(zt)
  • 做一个受领导待见的员工(ZT)
  • 做硬件工程师的感触
  • 几种传感应用及信号放大方案分析
  • 利用视觉ADAS系统解决行车安全
  • 单片机硬件设计的经验总结
  • 可穿戴医疗设计,刚需你可知?
  • 基于LabVIEW 的Modbus 串口通讯协议的实现
  • 基于MODBUS总线多功能电力仪表远程通讯的软件开发技术
  • 大家说说,为嘛咱们更关注参考设计而不是datasheet?
  • 如何开始ADI DSP的学习(转)
  • 小巧、低功耗的运动监测解决方案——ADI EVAL-ADXL362Z-DB开发板评测
  • 工程师的日常生活——ADI应用工程师IanB专访
  • 平安和吴莫愁的好声音的傅立叶分析
  • 微信焦点(第10期):断电还是关断?这真是个问题!
  • 怎样去开发产品设计电路?——电子产品开发及电路设计的流程
  • 技术支持论坛三重奖——注册、发帖、跟帖, 步步好礼
  • 新手必读:官网登陆论坛入口说明
  • 无源元件并非真的“无源”,也有他温柔的一面
  • 最新ADI官方中文技术资料更新 (2014年4月)
  • 最新中文资料更新20150717
  • 本周微博有奖活动——聊聊你熟悉的ADI  DSP,就有机会获得Haers/哈尔斯手持双层保温瓶!
  • 模拟前端ADAS1000常见问答汇总
  • 模拟电子基础知识200例(PDF文档)
  • 模拟电路--晶体管电路设计与制作
  • 模拟电路设计经验12条(转帖)
  • 模电学习的一些经验(转)
  • 电路与人生(ZT)
  • 电阻的用法你真的懂了吗?[ZT]
  • 给年轻电子工程师的十大忠告
  • 转载,使用Ultra Librarian转换芯片的Altium Designer封装格式
  • 连环画——吐槽那些年我们的论坛求助
  • 通俗易懂!大牛给你介绍《信号与系统》【ZT】
  • 问题: 今天遇到:LIBCD.lib(crt0.obj) : error LNK2001: unresolved externa
  • 高端访谈:物联网时代的ADI新思维

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转)

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转) by 小爬726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了“最伟大的公式”,最终榜上有名的十个公式既有无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简单的-圆周公式,又有复杂的欧拉公式……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厌恶数学?这些东西原本如此美丽,如此精妙。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伟大的智慧曾耗尽一生,才最终写下一个等号。每当你解不开方程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想,暂且放下对理科的厌恶和对考试的痛恨。因为你正在见证的,是科学的美丽与人类的尊严。

 

No.10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这公式贼牛逼了,初中学到现在。目前,人类已经能得到圆周率的2061亿位精度。还是挺无聊的。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用35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一个能把太阳系包起来的一个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现在的人计算圆周率,多数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有就是为了兴趣。

 

No.9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

这个挺专业的,一般人完全不明白。不多作解释。简要地说没有这个式子,就没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所以你能在这里上网除了感谢党感谢政府还要感谢这个完全看不懂的式子。另外傅立叶虽然姓傅,但是法国人。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这个东西也挺牛逼的,高中物理学到光学的话很多概念跟它是远亲。简要地说德布罗意这人觉得电子不仅是一个粒子,也是一种波,它还有 “波长”。于是搞啊搞就有了这个物质波方程,表达了波长、能量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他获得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No.7 1+1=2

这个公式不需要名称,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

 

No.6 薛定谔方程(The Schrödinger Equation)

也是一般人完全不明白的。因此我摘录官方评价:“薛定谔方程是世界原子物理学文献中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公式。”由于对量子力学的杰出贡献,薛定谔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
另外薛定谔虽然姓薛,但是奥地利人。

 

No.5 质能方程(Mass–energy Equivalence)

好像从来没有一个科学界的公式有如此广泛的意义。在物理学“奇迹年”1905年,由一个叫做爱因斯坦的年轻人提出。同年他还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俗称狭义相对论。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爱因斯坦是牛逼的,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互换的。副产品:原子弹。

 

No.4 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

做数学不可能没用到过吧,不多讲了。

 

 

No.3 牛顿第二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的科学家在有史以来最伟大没有之一的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当中的被认为是经典物理学中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的核心定律。动力的所有基本方程都可由它通过微积分推导出来。对于学过高中物理的人,没什么好多讲了。

 

No.2 欧拉公式(Euler's Identity)

这个公式是上帝写的么?到了最后几名,创造者个个神人。欧拉是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也是各领域(包含数学的所有分支及力学、光学、音响学、水利、天文、化学、医药等)最多著作的学者。数学史上称十八世纪为“欧拉时代”。欧拉出生于瑞士,31岁丧失了右眼的视力,59岁双眼失明,但他性格乐观,有惊人的记忆力及集中力。他一生谦逊,很少用自己的名字给他发现的东西命名。不过还是命名了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常数——e。

关于e,以前有一个笑话说:在一家精神病院里,有个病患整天对着别人说,“我微分你、我微分你。”也不知为什么,这些病患都有一点简单的微积分概念,总以为有一天自己会像一般多项式函数般,被微分到变成零而消失,因此对他避之不及,然而某天他却遇上了一个不为所动的人,他很意外,而这个人淡淡地对他说,“我是e的x次方。”

这个公式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没有任何多余的内容,将数学中最基本的e、i、pie放在了同一个式子中,同时加入了数学也是哲学中最重要的0和1,再以简单的加号相连。

高斯曾经说:“一个人第一次看到这个公式而不感到它的魅力,他不可能成为数学家。”

 

No.1 麦克斯韦方程组(The Maxwell's Equations)

积分形式:

微分形式:

任何一个能把这几个公式看懂的人,一定会感到背后有凉风——如果没有上帝,怎么解释如此完美的方程?这组公式融合了电的高斯定律、磁的高斯定律、法 拉第定律以及安培定律。比较谦虚的评价是:“一般地,宇宙间任何的电磁现象,皆可由此方程组解释。”到后来麦克斯韦仅靠纸笔演算,就从这组公式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我们不是总喜欢编一些故事,比如爱因斯坦小时候因为某一刺激从而走上了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道路么?事实上,这个刺激就是你看到的这个方程组。 也正是因为这个方程组完美统一了整个电磁场,让爱因斯坦始终想要以同样的方式统一引力场,并将宏观与微观的两种力放在同一组式子中:即著名的“大一统理 论”。爱因斯坦直到去世都没有走出这个隧道,而如果一旦走出去,我们将会在隧道另一头看到上帝本人。

  • Share
  • History
  • More
  • Cancel
Related
Recommended
analog-devices logo

About Analog Devices

  • Who We Are
  • Careers
  • Newsroom
  • What We Do (Signals+)
  • Investor RelationsExternalLink
  • Quality & Reliability
  • Sales and Distribution
  • What's New on Analog.com
  • Contact Us

Find Help

  • Support
  • Resources
  • WikiExternalLink
  • Analog Dialogue
  • ADI Developer PortalExternalLink

myAnalog

Interested in the latest news and articles about ADI products, design tools, training, and events?

Go to myAnalog
  • Instagram page
  • Twitter page
  • Linkedin page
  • Youtube page
  • Facebook
  • Legal and Risk
  • Accessibility
  • Privacy Policy
  • Privacy Settings
  • ADI Community User Forum Terms of Use
  • Cookie Settings

©2025 Analog Devic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analog-devices

About Analog Devices

Down Up
  • Who We Are
  • Careers
  • Newsroom
  • What We Do (Signals+)
  • Investor RelationsExternalLink
  • Quality & Reliability
  • Sales and Distribution
  • What's New on Analog.com
  • Contact Us

Find Help

Down Up
  • Support
  • Resources
  • WikiExternalLink
  • Analog Dialogue
  • ADI Developer PortalExternalLink

myAnalog

Interested in the latest news and articles about ADI products, design tools, training, and events?

Go to myAnalog
Instagram page Facebook Twitter page Linkedin page Youtube page
  • Legal and Risk
  • Accessibility
  • Privacy Policy
  • Privacy Settings
  • ADI Community User Forum Terms of Use
  • Cookie Settings

©2025 Analog Devic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