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e Icon
English
EngineerZone
EngineerZone
知识库
  • Log In
  • User
  • Site
  • Search
OR
Ask a Question
  • 产品和应用

    产品和应用

    • 放大器专区
    • 精密转换器专区
    • 音频专区
    • ADE电能计量专区
    • MEMS专区
    • 生物/电化学/磁场/温度传感器专区
    • 接口和隔离专区

     

    • Power 中文专区
    • ADUC微处理器专区
    • 时钟与定时
    • 开关和多路复用器专区
    • 温度传感器
    • 基准电压源专区

     

    • 嵌入式安全与1-Wire
    • Trinamic 运动控制和电机驱动
    • 能源存储系统(ESS)和电池管理系统(BMS)
    • 边缘人工智能SOC
    • 通用SOC/MCU
    • GMSL

    查看全部
  • 教育中心

    教育中心

    • 资源库
    • 技术支持参考库
    • 在线研讨会
  • 活动中心

    活动中心

    • 论坛社群活动
    • 论坛激励活动
知识库
  • 中文社区
  • 中文资源库
  • 知识库
  • Cancel
知识库
文档 不可不知的步进电机小知识 (ZT)
  • 问答
  • 讨论
  • 文档
  • 成员
  • 标签
  • More
  • Cancel
  • 文档
  • 2010年7月最新ADI中文资料
  • ADI 心电信号应用笔记!(超级完全版)
  • ADI中文技术论坛:专家解答热帖 (2013年10月汇总)
  • ADI中文技术论坛:专家解答热帖 (2013年8月汇总)
  • ADI中文技术论坛:专家解答热帖 (2013年9月汇总)
  • ADI在线研讨会视频:PCB(印制电路板)布局布线指南
  • ADI常见问题解答2013年1月9日更新!
  • ADXL345校准原理(ZT)
  • Analog Circuits - World Class Designs 经典模电教程
  • BatchUnRar分卷解压缩工具
  • can原理图
  • RC电路总结
  • 《Linear Circuit Design Handbook》Analog Devices
  • 《模拟对话(Analog Dialogue)》精选合集电子书下载
  • 【推荐】The Circuit Designers Companion_2nd Edition
  • 不可不知的步进电机小知识 (ZT)
  • 便携设备中的模拟电路设计
  • 分享:《晶体管电路设计(上)(下)pdf》(已修正)1
  • 分享:《晶体管电路设计(上)(下)pdf》(已修正)3
  • 分享:《晶体管电路设计(上)(下)pdf》(已修正)4
  • 分享:《晶体管电路设计(上)(下)pdf》(已修正)5
  • 分享:《晶体管电路设计(上)(下)pdf》(已修正)6
  • 分享:《晶体管电路设计(上)(下)pdf》(已修正)7
  • 分享:《晶体管电路设计(上)(下)pdf》(已修正)8
  • 分享:《晶体管电路设计(上)(下)pdf》(已修正)9
  • 分享:电路板散热设计+PCB (已修正)
  • 基于运放和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Sergio Franco著)
  • 基础原理视频: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
  • 大家来讨论:传递函数、零点、极点的物理意义
  • 学习了模拟对话《高速时域测量—实际改进技巧》并实际应用测得效果不错
  • 小清新解读——数学与人生
  • 嵌入式系统中的模拟设计(英文版)
  • 微弱信号与锁定
  • 我的Protel元件库
  • 我的电路图
  • 推荐本高速PCB设计方面的书
  • 无线电收发模块电路制作介绍
  • 最新ADI官方中文技术资料更新 (2014年3月)
  • 最新中文资料更新20131126
  • 最新中文资料更新20140116
  • 最新中文资料更新20140225
  •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拉扎维)中文版
  • 模拟电路设计200问(ZT)
  • 深入理解示波器
  • 电子书——LC滤波器设计与制作pdf
  • 电子书——数字逻辑电路的ASIC设计pdf下载
  • 电子书下载——信号完整性问题和印制电路板设计PDF
  • 电子线路PSPICE分析与设计发布时间
  • 硬件工程师必读攻略上
  • 硬件工程师必读攻略下
  • 视频基础教程: 陀螺仪工作原理
  • 转发ADI模拟技术训练营——放大器初步
  • 高精度温度控制器设计实例
  • 黑魔书-超级经典的一本电子工程师密集2
  • :《晶体管电路设计(上)(下)pdf》(已修正)2

不可不知的步进电机小知识 (ZT)

不可不知的步进电机小知识 (ZT) by MM2013

1.什么是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通俗一点讲:当步进驱动器

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及

步进角)。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

同时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

目的。

2.步进电机分哪几种?

步进电机分三种:永磁式(PM) ,反应式(VR)和混合式(HB)

永磁式步进一般为两相,转矩和体积较小,步进角一般为7.5度 或15度;

反应式步进一般为三相,可实现大转矩输出,步进角一般为1.5度,但噪声和振

动都很大。在欧美等发达国家80年代已被淘汰;

混合式步进是指混合了永磁式和反应式的优点。它又分为两相和五相:两相步进

角一般为1.8度而五相步进角一般为 0.72度。这种步进电机的应用最为广泛。

3.什么是保持转矩(HOLDING TORQUE)?

保持转矩(HOLDING TORQUE)是指步进电机通电但没有转动时,定子锁住转

子的力矩。它是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常步进电机在低速时的力矩接近

保持转矩。由于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速度的增大而不断衰减,输出功率也随速

度的增大而变化,所以保持转矩就成为了衡量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比如,

当人们说2N.m的步进电机,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是指保持转矩为2N.m的步

进电机。

4.什么是DETENT TORQUE?

DETENT TORQUE 是指步进电机没有通电的情况下,定子锁住转子的力矩。

DETENT TORQUE 在国内没有统一的翻译方式,容易使大家产生误解;由于

反应式步进电机的转子不是永磁材料,所以它没有DETENT TORQUE。

5.步进电机精度为多少?是否累积?

一般步进电机的精度为步进角的3-5%,且不累积。

6.步进电机的外表温度允许达到多少?

步进电机温度过高首先会使电机的磁性材料退磁,从而导致力矩下降乃至于失步,

因此电机外表允许的最高温度应取决于不同电机磁性材料的退磁点;

一般来讲,磁性材料的退磁点都在摄氏130度以上,有的甚至高达摄氏200度以

上,所以步进电机外表温度在摄氏80-90度完全正常。

7.为什么步进电机的力矩会随转速的升高而下降?

当步进电机转动时,电机各相绕组的电感将形成一个反向电动势;频率越高,反

向电动势越大。在它的作用下,电机随频率(或速度)的增大而相电流减小,从

而导致力矩下降。

8.为什么步进电机低速时可以正常运转,但若高于一定速度就无法启动,并伴有啸叫声?

步进电机有一个技术参数:空载启动频率,即步进电机在空载情况下能够正常启

动的脉冲频率,如果脉冲频率高于该值,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可能发生丢步或堵

转。在有负载的情况下,启动频率应更低。如果要使电机达到高速转动,脉冲频

率应该有加速过程,即启动频率较低,然后按一定加速度升到所希望的高频(电

机转速从低速升到高速)。

9.如何克服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在低速运转时的振动和噪声?

步进电机低速转动时振动和噪声大是其固有的缺点,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案来克服:

A.如步进电机正好工作在共振区,可通过改变减速比等机械传动避开共振区;

B.采用带有细分功能的驱动器,这是最常用的、最简便的方法;

C.换成步距角更小的步进电机,如三相或五相步进电机;

D.换成交流伺服电机,几乎可以完全克服震动和噪声,但成本较高;

E.在电机轴上加磁性阻尼器,市场上已有这种产品,但机械结构改变较大。

10.细分驱动器的细分数是否能代表精度?

步进电机的细分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电子阻尼技术(请参考有关文献),其主要目

的是减弱或消除步进电机的低频振动,提高电机的运转精度只是细分技术的一个

附带功能。比如对于步进角为1.8°的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如果细分驱动器的

细分数设置为4,那么电机的运转分辨率为每个脉冲0.45°,电机的精度能否达

到或接近0.45°,还取决于细分驱动器的细分电流控制精度等其它因素。不同厂

家的细分驱动器精度可能差别很大;细分数越大精度越难控制。

11.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与驱动器的串联接法和并联接法有什么区别?

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一般由两相驱动器来驱动,因此,连接时可以采用串联接法

或并联接法将四相电机接成两相使用。串联接法一般在电机转速较的场合使用,

此时需要的驱动器输出电流为电机相电流的0.7倍,因而电机发热小;并联接法

一般在电机转速较高的场合使用(又称高速接法),所需要的驱动器输出电流为

电机相电流的1.4倍,因而电机发热较大。

12.如何确定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直流供电电源?

A.电压的确定

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的供电电源电压一般是一个较宽的范围(比如IM483

的供电电压为12~48VDC),电源电压通常根据电机的工作转速和响应要

求来选择。如果电机工作转速较高或响应要求较快,那么电压取值也高,但

注意电源电压的纹波不能超过驱动器的最大输入电压,否则可能损坏驱动器。

B.电流的确定

供电电源电流一般根据驱动器的输出相电流I来确定。如果采用线性电源,

电源电流一般可取I的1.1~1.3倍;如果采用开关电源,电源电流一般可

取I 的1.5~2.0倍。

13.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脱机信号FREE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当脱机信号FREE为低电平时,驱动器输出到电机的电流被切断,电机转子处于自

由状态(脱机状态)。在有些自动化设备中,如果在驱动器不断电的情况下要求

直接转动电机轴(手动方式),就可以将FREE信号置低,使电机脱机,进行手动

操作或调节。手动完成后,再将FREE信号置高,以继续自动控制。

14.如果用简单的方法调整两相步进电机通电后的转动方向?

只需将电机与驱动器接线的A+和A-(或者B+和B-)对调即可。

  • Share
  • History
  • More
  • Cancel
Related
Recommended
analog-devices logo

About Analog Devices

  • Who We Are
  • Careers
  • Newsroom
  • What We Do (Signals+)
  • Investor RelationsExternalLink
  • Quality & Reliability
  • Sales and Distribution
  • What's New on Analog.com
  • Contact Us

Find Help

  • Support
  • Resources
  • WikiExternalLink
  • Analog Dialogue

Get the Latest News

Stay up to date with our latest news and articles about Analog Devices' products, design tools, trainings, and events.

Sign Up Now
  • Instagram page
  • Twitter page
  • Linkedin page
  • Youtube page
  • Facebook
  • Legal and Risk
  • Accessibility
  • Privacy Policy
  • Privacy Settings
  • ADI Community User Forum Terms of Use
  • Cookie Settings
沪ICP备09046653号-1

©2025 Analog Devic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analog-devices

About Analog Devices

Down Up
  • Who We Are
  • Careers
  • Newsroom
  • What We Do (Signals+)
  • Investor RelationsExternalLink
  • Quality & Reliability
  • Sales and Distribution
  • What's New on Analog.com
  • Contact Us

Find Help

Down Up
  • Support
  • Resources
  • WikiExternalLink
  • Analog Dialogue

Get the Latest News

Stay up to date with our latest news and articles about Analog Devices' products, design tools, trainings, and events.

Instagram page Facebook Twitter page Linkedin page Youtube page
  • Legal and Risk
  • Accessibility
  • Privacy Policy
  • Privacy Settings
  • ADI Community User Forum Terms of Use
  • Cookie Settings
沪ICP备09046653号-1

©2025 Analog Devic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