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e Icon
English
EngineerZone
EngineerZone
MEMS专区
  • Log In
  • User
  • Site
  • Search
OR
Ask a Question
  • 产品和应用

    产品和应用

    • 放大器专区
    • 精密转换器专区
    • 音频专区
    • ADE电能计量专区
    • MEMS专区
    • 生物/电化学/磁场/温度传感器专区
    • 接口和隔离专区

     

    • Power 中文专区
    • ADUC微处理器专区
    • 时钟与定时
    • 开关和多路复用器专区
    • 温度传感器
    • 基准电压源专区

     

    • 嵌入式安全与1-Wire
    • Trinamic 运动控制和电机驱动
    • 能源存储系统(ESS)和电池管理系统(BMS)
    • 边缘人工智能SOC
    • 通用SOC/MCU
    • GMSL

    查看全部
  • 教育中心

    教育中心

    • 资源库
    • 技术支持参考库
    • 在线研讨会
  • 活动中心

    活动中心

    • 论坛社群活动
    • 论坛激励活动
MEMS专区
  • 中文社区
MEMS专区
文档 【转帖】通过针对GMI次传感器的研究设计,谈谈传感器的设计
  • 问答
  • 讨论
  • 文档
  • Members
  • Tags
  • More
  • Cancel
  • 文档
  • ADI专家为您详解关键体征信号监测方案的要素
  • ADI汽车传感器和传感器接口解决方案
  • ADI设计峰会讲义分享——低电平信号采集传感器
  • ADXL345的STM32驱动程序和硬件设计(ZT)
  • +DS1921G-F5#: FAQ
  • +DS1922L-F5#: FAQ
  • +DS1922L: FAQ
  • +DS1923-F5#: FAQ
  • +MAX25405EQP/VY+: FAQ
  • +MAX35101EHJ+: FAQ
  • +MAX35103: FAQ
  • +MAX35103EHJ+: FAQ
  • +MAX35103EVKIT: FAQ
  • +MAX35104ETL+: FAQ
  • +MAX6675ISA+: FAQ
  • MAX6675ISA: FAQ
  • +MAX9924UAUB+: FAQ
  • [ADI微博问答精选]如何设置BF518的1588的PPS输出高电平时间
  • “家”即是心所在 ——ADI专家谈家庭健康监测应用
  • 【转帖】通过针对GMI次传感器的研究设计,谈谈传感器的设计
  • 三星具有健身追踪的可穿戴设备Gear Fit最详细拆解之内部构造与传感器
  • 几种传感应用及信号放大方案分析 (文档下载)
  • 夏说高温与电路设计——高温电路设计的几条建议
  • 媒体关注:MEMS智能传感器普及 ADI从三大领域出击
  • 工程师百问百答——测试与测量方法以及解决方案
  • 开学季,ADI论坛有奖“助学”礼品开抢啦~ ~
  • 微信焦点(第8期):内行看门道——解读火爆的多轴飞行器传感器技术
  • 技术支持论坛三重奖——注册、发帖、跟帖, 步步好礼
  • 技术文章分享:电容传感器取代机械开关,让便携产品“一触即发”
  • 说出您心中的ADI年度“贺岁片”,发帖、跟帖送大奖,赶快行动,马上有好礼!
  • 转发DS18B20时序详解学习资料
  • 转发PT100学习资料
  • 高温与电路与设计——芯片的极限温度与额定电压和电流一样是绝对的吗?

【转帖】通过针对GMI次传感器的研究设计,谈谈传感器的设计

【转帖】通过针对GMI次传感器的研究设计,谈谈传感器的设计 by 纹哥--

在EET上看到一个不错的帖子,转过来与大家分享~~

好的传感器的设计是经验加技术的结晶。一般理解传感器是将一种物理量经过电路转换成一种能以另外一种直观的可表达的物理量的描述。比如转换成仅依赖于此测物理量的较高的电压电流等信号,再显示出来。因此需要注意几点:

1、 一般所测得的物理量是非常小的,通常还带有作为传感器物理转换元件固有的转换噪声。比如传感器在1被放大倍率下的信号强度为0.1~1uV,此时的背景噪声信号也有这么大的水平,甚至于将其湮灭。如何将有用信号尽量取出并且压低噪声是传感器设计的首要解决的问题。

2、传感器电路一定要简单精炼。设想具有3级放大电路的,带有2级有源滤波器的放大回路,放大了信号的同时也将噪声放大了,如果噪声不是明显偏离有用信号频谱,则无论怎样滤波两者同时放大,结果信噪比没有提高。因此传感器电路一定要精炼简约。能省1只电阻或电容就一定要将它去掉。这一点是许多设计传感器的工程师们容易忽略的问题。已知的情况是,传感器电路随着噪声的问题困扰,电路越修改越复杂,成为怪圈。

3.、功耗问题。传感器通常在后续电路的前端,有可能需要较长的引线连接。当传感器功耗较大时引线的连接将会所有的无谓噪声以及电源噪声引入使得后续电路愈发难以设计。在够用的情况小如何降低功耗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4、元器件的选用和电源回路。元器件的选用一定要够用为好,只要器件指标在需要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了,余下的就是电路设计问题。电源是传感器电路设计过程一定要遇到的难题,不要追求无法达到的电源指标,而选择一款带有较好的共模抑制比的运放,采用差分放大电路设计可能最普通的开关电源以及器件就能满足你的要求。电源的退偶一定要可靠设计,并且遵循器件手册的要求,宁多勿少。

  • Share
  • History
  • More
  • Cancel
Related
Recommended
analog-devices logo

About Analog Devices

  • Who We Are
  • Careers
  • Newsroom
  • What We Do (Signals+)
  • Investor RelationsExternalLink
  • Quality & Reliability
  • Sales and Distribution
  • What's New on Analog.com
  • Contact Us

Find Help

  • Support
  • Resources
  • WikiExternalLink
  • Analog Dialogue

Get the Latest News

Stay up to date with our latest news and articles about Analog Devices' products, design tools, trainings, and events.

Sign Up Now
  • Instagram page
  • Twitter page
  • Linkedin page
  • Youtube page
  • Facebook
  • Legal and Risk
  • Accessibility
  • Privacy Policy
  • Privacy Settings
  • ADI Community User Forum Terms of Use
  • Cookie Settings
沪ICP备09046653号-1

©2025 Analog Devic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analog-devices

About Analog Devices

Down Up
  • Who We Are
  • Careers
  • Newsroom
  • What We Do (Signals+)
  • Investor RelationsExternalLink
  • Quality & Reliability
  • Sales and Distribution
  • What's New on Analog.com
  • Contact Us

Find Help

Down Up
  • Support
  • Resources
  • WikiExternalLink
  • Analog Dialogue

Get the Latest News

Stay up to date with our latest news and articles about Analog Devices' products, design tools, trainings, and events.

Instagram page Facebook Twitter page Linkedin page Youtube page
  • Legal and Risk
  • Accessibility
  • Privacy Policy
  • Privacy Settings
  • ADI Community User Forum Terms of Use
  • Cookie Settings
沪ICP备09046653号-1

©2025 Analog Devic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