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Go back to editing

有奖分享:2017那些与ADI一起“芯动”时刻

时光太匆匆,还没来得及跟2017说声再见,2018已经强势进入……

辞旧迎新,总得盘点盘点,回顾回顾。

对于很多产业小伙伴,他们的回顾中一定有ADI——

2月、ADI选择Arrow Electronics作为全球分销渠道战略合作伙伴;

4月,与Renesas Electronics合作开发77/79-GHz汽车RADAR技术;

6月,携手诺基亚贝尔,共同拓展物联网市场;

8月,与Cornucopia Project 、ripe.io一起探索智能农业;

10月,与中移物联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携手推进中国物联网应用;

……

对于论坛的小伙伴,你的回顾中是否也有ADI?

欢迎与我们一起发帖分享2017那些与ADI一起“芯动”的时刻——

这一年,你与ADI发生了哪些交集?都有哪些小故事呢?欢迎发起主题帖分享:

晒晒让你剁手的ADI产品;

说说你新了解的ADI产品;

评一评让你眼前一亮的ADI新品;

图片秀一秀你与ADI线下的偶遇;

展示使用ADI产品做出来的作品;

……

活动时间:

2018年1月9日~ 1月31日

活动奖励:

最热门分享奖互动(点赞+评论)次数最多(2名):

奖品:《模拟电路设计手册晋级应用指南》

最受宠爱奖被查看的次数最多(3名):

奖品:纸质版《非常见问答合集》+《系统方案精选(2017)》一套

幸运参与奖,凡成功参与者均有机会取得ADI笔记本 or USB智能插座。

ps、如果你的分享被大家喜欢的次数阅读多,入选几率越高哦~

Parents
  • 2017年参与的项目挺多,技术收获也不少,有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尝试;

    1、在数字通信方面,仍然使用485隔离芯片ADM2587和CAN通信隔离芯片ADM3053,因为体积小,而且不需要隔离电源DC-DC模块。

    2、设计了一块模拟到数字的隔离转换板,前极使用差分运放处理模拟信号,然后经adc驱动器传入AD转换芯片,在AD转换后经过隔离芯片送入MCU,当时设计时考虑使用光隔离,光隔离体积大,而且速度受限,成本高。也考虑过使用某个厂家的电容隔离式数字芯片,经过多方考虑和ADI的口碑,最终选择ADuM263,体积很小,使用方便,非常好用。

    3、第一次使用FPGA设计电路,程序自己写,曾经写过简单的CPLD程序,像这种复杂结构,还是第一次接触;当然必须要上,买书,学习,实践,一样也不能少;双端口RAM,乘法,RAM,FIFO RAM,串行通信协议等等,还是看datasheet有用啊;在这之中,也使用了ADI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7606,FPGA并口访问,比较简单。

    4、要说是接触最有技术含量的,那还是ADI的adsp-21489,之所以抛弃以前的MCU,是因为处理速度问题;adsp-21489是双核多条64位总线,400MHz指令速度,而且1024点FFT只需要23uS,LQFP封装,也容易手动焊接;全新的架构,需要时间熟悉,还是看datasheet,里面说得很详细;这里吐槽一下,ADI的仿真工具太贵了。

    5、购买了一块EVAL-AD7687-PMDZ的板子,花了我两百多大洋,想利用业余时间搞搞,学习一下,看怎么样能更好的提高采样精度,降低噪声,看ADI是如何把这些做到极致的。

    6、最大的收获,还是在ADI的论坛里凑热闹,和大家讨论问题,向前辈们学习,在这里有很多经典的资料,只是精力有限,不能一一拜读了

    我是冲着《模拟电路设计手册晋级应用指南》这本书来的

Reply
  • 2017年参与的项目挺多,技术收获也不少,有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尝试;

    1、在数字通信方面,仍然使用485隔离芯片ADM2587和CAN通信隔离芯片ADM3053,因为体积小,而且不需要隔离电源DC-DC模块。

    2、设计了一块模拟到数字的隔离转换板,前极使用差分运放处理模拟信号,然后经adc驱动器传入AD转换芯片,在AD转换后经过隔离芯片送入MCU,当时设计时考虑使用光隔离,光隔离体积大,而且速度受限,成本高。也考虑过使用某个厂家的电容隔离式数字芯片,经过多方考虑和ADI的口碑,最终选择ADuM263,体积很小,使用方便,非常好用。

    3、第一次使用FPGA设计电路,程序自己写,曾经写过简单的CPLD程序,像这种复杂结构,还是第一次接触;当然必须要上,买书,学习,实践,一样也不能少;双端口RAM,乘法,RAM,FIFO RAM,串行通信协议等等,还是看datasheet有用啊;在这之中,也使用了ADI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7606,FPGA并口访问,比较简单。

    4、要说是接触最有技术含量的,那还是ADI的adsp-21489,之所以抛弃以前的MCU,是因为处理速度问题;adsp-21489是双核多条64位总线,400MHz指令速度,而且1024点FFT只需要23uS,LQFP封装,也容易手动焊接;全新的架构,需要时间熟悉,还是看datasheet,里面说得很详细;这里吐槽一下,ADI的仿真工具太贵了。

    5、购买了一块EVAL-AD7687-PMDZ的板子,花了我两百多大洋,想利用业余时间搞搞,学习一下,看怎么样能更好的提高采样精度,降低噪声,看ADI是如何把这些做到极致的。

    6、最大的收获,还是在ADI的论坛里凑热闹,和大家讨论问题,向前辈们学习,在这里有很多经典的资料,只是精力有限,不能一一拜读了

    我是冲着《模拟电路设计手册晋级应用指南》这本书来的

Children
No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