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Go back to editing

AD8232 采集EMG信号

查看到 AD8232 具备双电极的生物电信号采集功能,打算用来采集体表肌电信号,按照手册中描述的双电极典型应用设置了电路,但是无法采集到有效的肌电信号。请问如何使用AD8232的双电极模式采集EMG?

  • 你这个问题太大了,我无法回答;

    在提问前请看一看如何提问的提示!

  • 你好,对于这个应用,我想了解的问题有下面几点:

    1.  AD8232 中包含了一个导联检测的功能配置引脚,

    如果我不需要使用到导联检测功能,这个引脚应该如何进行设置?

    2. 对于AD8232 的双电极应用模式,典型应用中只提到 “两个检测电极置于胸肌下面;无需使用驱动电极。由于从心脏到AD8232的距离很短,因此心脏信号很强并且肌肉伪像干扰较小。” ,是否意味着双电极应用模式不支持较长的线缆连接,比方说用于体表电极及其引线作为信号捕获的方式,输入到AD8232的输入口进行EMG信号采集?

    3. 目前我需要采用 两片 体表电极及其引线连接到 AD8232的输入端 (IN+ 和 IN-) 的方式,进行EMG信号采集。

    参考AD8232 的双电极典型应用电路如下:

    由于我之前已经实现了 三片体表电极及其引线的方式 采集EMG信号,参考的是典型应用如下:

    是否有办法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对AD8232的外围电路做适当调整可以满足我两体表电极及其线缆进行采集EMG信号的需求?

    4. 或者说,参考三电极采集的使用场景,能否将右腿驱动 RLD 部分的电路整合到 IN+或IN-上,最终采集电路板上只留出 IN+和IN-与人体通过电极线缆相连接。

    感谢。

  • 1. 这个还是要根据是三电极连接还是双电极连接,来进行配置,如果不用此功能,不对比较器做判断就好了;

    2. 肯定支持长距离传输,但是需要考虑到长距离的线缆导致的问题,线缆可以等效为电阻加电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导线变长会导致电感和电阻的增加,小信号的瞬态响应会被抑制,同时由于运放的输入端都存在等效的输入电容,较大的电阻和运放输入端的电容形成低通滤波,也会减少信号的幅度,而且两个不均衡的长导线会导致共模抑制比较差,这些都会对信号采集带来困难;

    3. 4,从我的角度理解,很难。因为原理上是不一样的,右腿的驱动部分与采集形成一个闭环,而双极采样是没有这样一个完整的闭环。